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寒冬耳鼻喉不對勁》天旋地轉眩暈原因多

台灣新生報作者: ◎記者萬博超/專題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13日 下午11:56

常感覺天旋地轉,是部分民眾常見的困擾,耳鼻喉科醫師李飛鵬指出,很多個案屬耳鼻喉科的問題如內耳循環不佳、前庭神經炎、耳石脫落等,比較嚴重的有後期的聽神經瘤等。

李飛鵬表示,眩暈的可能原因很多,還是需由醫師判斷為中樞性或末梢性,中樞性的眩暈多交由神經內外科治療,內耳問題則由耳鼻喉科處理。

以梅尼爾氏症來說,內耳淋巴代謝失調,引起內耳膜迷路積水膨脹時,就可能出現頭暈目眩的感覺,患者因為內耳半規管的病變,導致前庭平衡神經功能異常而引發之眩暈,臨床上常是輕微至重度天旋地轉,類似暈車的症狀常合併噁心、嘔吐。

比較少見的聽神經瘤大致上可分為二大類,第一大類為單發性或偶發的。另一大類則為多發性或遺傳性的神經纖維瘤。此腫瘤主要是由於基因突變所造成的,患者的中樞或周邊神經系統都可能被侵犯,醫師指出,聽神經瘤主要侵犯聽神經,而聽神經的走向是從內耳到腦幹,初期症狀可能僅見漸進性的單側聽力障礙或耳鳴。

這類腫瘤生長緩慢,即使已經影響到了前庭神經,但患者會因神經中樞的代償作用,所以不會有眩暈等症狀,患者幾乎不會有任何感覺,直到經過長時間腫瘤越變越大,腫瘤大到某一程度才會引起突發性耳聾或眩暈,隨著病程的進行,症狀呈現多樣化。

此外,藥物也是眩暈的因素之一。例如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類藥物常用在攝護腺肥大與高血壓併存性患者,但常見副作用為姿勢性低血壓、頭暈、倦怠、口乾、噁心、嘔吐等。

其他類似但更精準性的交感神經阻斷劑藥物比較不容易造成血壓偏低,對心臟血管影響小,不過仍可能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為眩暈、射精異常、昏厥與嗜睡等。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用於舒張尿道旁的肌肉,解除排尿不順暢的症狀,但須長期服用。可能副作用有口乾舌燥、頭暈目眩、疲倦、姿態性低血壓,有時易造成老年人跌倒意外。

不過能否從眩暈與否判斷是否為低血壓或低血壓的嚴重度?醫師指出,眩暈是一種自覺症狀,其發生的原因從單純的貧血、低血壓、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系統血管病、頸椎病、內耳半規管迷路神經病變,甚至腦部腫瘤均有可能;不同的病因,治療的方向也大不相同,詳細的鑑別診斷仍有必要。

腦部問題也可能造成突然眩暈、嘔吐,醫師提醒,如果伴隨簡單取物的距離都拿捏不準時,很可能是小腦栓塞。小腦在腦幹上方,一旦梗塞或出血,經常影響到腦幹,患者常會出現測距障礙,無法準確拿取簡單的物品,甚至一坐起來就嘔吐。

突然眩暈、嘔吐,右側測距不準,經診斷是後下小腦動脈阻塞。亦有中年婦女,坐著看電視時突然眩暈,送至醫院時嘔吐,且有神經功能缺損症狀,經診斷是小腦梗塞。

腦梗塞是由於不充分的血流引起一個限定區域的腦部栓塞。原因可能是動脈硬化引起血管窄或阻塞,或是心臟或近端大血管的瘢塊或凝集的血小板。

另外就是系統性血流的減少,如心臟的停止,休克,減少腦血流導致缺血。若是小腦、大腦或腦幹等中樞發生病變導致眩暈,改變姿勢的用處不大,且常合併噁心、嘔吐,此時必須先詳細找出病因。

神經病變與頭顱腦內病變引發的眩暈通常與姿勢的改變較無關,腦壓不穩、腦萎縮、腦膿瘍、腦脊髓液分流與回流障礙、脊椎與脊髓神經病變、腦幹、小腦都可能是頭暈背後的原因。醫師表示,一旦懷疑是中樞神經問題,先去醫院檢查確切病因。

另一種常見造成眩暈的問題源自眼部病變。像是長期視覺疲勞,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水腫、出血,甚至傷及視神經都可能造成暈頭轉向的情況,占了所有眩暈原因的一半以上。還有一大類的眩暈來自心血管問題。

《寒冬耳鼻喉不對勁》中耳炎 耳膜破洞減損聽力

台灣新生報作者: ◎記者萬博超/專題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月13日 下午11:56

前言:

咳嗽、中耳炎在冬天呼吸道疾病盛行的季節比較多見,一般人大都不認為是大病。然而咳嗽或中耳炎如果演變成慢性,反覆發作,便相當困擾。尤其部分孩童的慢性中耳引起日後聽力問題,家長仍需留心。而慢性咳嗽治不好,很多則其實是鼻涕倒流所引發。

至於常見的眩暈,很多也與耳鼻喉科的內耳問題相關,但也有少部分與腦血管栓塞、聽神經瘤等重大疾病有關。

中耳炎在六個月到大兩歲大的幼童很常發生。萬芳醫院院長、耳鼻喉科醫師李飛鵬指出,在六歲前,八成兒童都曾發生急性中耳炎,八成五的病患會痊癒,一成五會演變成慢性中耳炎,耳膜出現破洞,一旦持續感染、發炎,無法治癒,將影響聽力。醫師提醒,如果小朋友晚上睡不安穩,且一直抓耳朵時,家長需留意。

李飛鵬醫師表示,急性中耳炎給予一周抗生素後通常可以逐漸痊癒,然而慢性中耳炎如果一直反覆發生,除了引發傳倒性聽力障礙,長期會影響內耳可能造成暈眩。如果耳膜破裂無法自行痊癒,可以透過外科,取其它部位的肌膜修補耳膜,手術成功率約在九成左右。

醫師說,比較少見的則有珍珠瘤性中耳炎,又稱膽脂瘤造成的中耳炎,患者會散發明顯異味,容易感染,如果不處理,除了聽力障礙,有些併發腦膿瘍,腦膿瘍破裂則會危及生命。必需外科清除膽脂瘤,再用患者的軟骨重建聽小骨,以儘量恢復聽力。

小朋友因感冒併發中耳炎,如果出現聽力減損,可能進而影響孩童學習,透過治療,九成五個案聽力都可恢復,家長或幼教老師,可多觀察、注意小朋友行為否有異常,儘早就醫、治療。

病毒或細菌都會造成中耳炎,小朋友常不會反映,聽不請楚,易遭忽略,研究指出,幼時常感染中耳炎,小朋友長大、上小學,易有學習障礙及聽知覺處理障礙。

醫師指出,中耳炎常遭忽略,有時民眾的中耳炎積水可能長達三個月或半年才被妥善處理,延誤治療除可能影響孩童學習機會外,還可能造成耳朵長肉芽,得進一步開刀處理,而使治療過程增加複雜度。

另如鼻後滴漏、鼻涕倒流厲害或鼻竇中的分泌物無法順利清除,除了經常會頭暈、頭痛及口臭之外,嚴重時甚至會引發中耳炎,造成聽力減退等併發症。對於鼻涕倒流的治療改善,基本的改善方法是依照病因,分別注意避免過敏原之接觸,必要時加入藥物治療,包含抗組織胺、吸入性類固醇與抗生素等。

鼻涕倒流可能是過敏或感染所引起的。有些小朋友鼻涕倒流時多會形容自己吃到鼻涕,早上起床容易打噴嚏、流鼻水。不少鼻炎患者時常眨眼睛揉眼睛揉鼻子,有些看起來奇怪的動作,倒吸鼻涕發出清喉嚨的怪聲音,扭脖子聳肩膀,東抓抓西抓抓,有黑眼圈,因此過去還有過敏性鼻炎患者遭誤診為其他疾病。有些幼童打噴嚏、流鼻水、咳嗽。此外,還有幼童一感冒就拖了好幾星期遷延難癒,晚上也睡不好而影響白天的精神及注意力。

如果小兒發燒,又出現頭脹痛或頭昏,痰黃黏,喉嚨紅腫疼痛症狀,醫師提醒父母要留心,部分感染亦可能繼發引起中耳炎,是發燒常見原因,遭遇高燒時醫師仍建議父母帶孩子就醫。此外,老人及小兒對低溫耐受性與免疫力較差,常見渾身肌肉痠痛、感染感冒等。建議最好盡量縮小室內外的溫差。

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太忙了! 人類睡眠比上一世紀少1.5小時

TVBS – 2012年1月12日 下午10:19

你一天睡多少小時呢,有研究指出,全球人類每天平均睡眠時間,比上一世紀少了一個半小時,因為人類越來越忙了,睡覺變成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活動,都市裡每個人都只睡3到6小時而已,不僅睡得少、還睡得晚,身體沒有時間修復損壞的細胞,讓免疫力逐漸下降。

深夜了,當多數人都進入夢鄉時,在香港有一群人正騎著單車,快樂兜風。香港民眾朱薰:「其實很享受的,很喜歡我在整個城市都睡著時,我仍在活動。」

他們在凌晨4點騎完車後、吃完早餐,就可以立刻工作,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他們擁有一種很特殊的基因叫「少睡基因」,每天只需要睡5個鐘頭就可以精神百倍。

因為人體有一種DEC2的基因,如果這組基因出現異常,就會成為「少睡一族」,科學家還將這組基因植入老鼠體內,發現老鼠的睡眠也變少了,而且不影響日常生活。

不過100個人中,可能只有一個人擁有「少睡基因」,多數人仍需要充足的睡足,但是有研究指出,全球人類每天平均睡眠時間,比上一世紀少了一個半小時,因為人類越來越忙。香港人:「香港人的特質,工時較長,容易睡前安排太多刺激性活動。」

香港醫生:「覺得睡覺是浪費時間的活動、覺得睡覺是不應該、覺得睡覺是懶惰或頹廢的事。」

睡太少加上睡不好,身體無法修復損壞的細胞,讓人類免疫力下降,因此醫生建議,如果您經常失眠,就應該多吃富含有色氨酸的食物,例如起司、全麥麵包、火雞和香蕉等等。香港民眾:「我真的不知道全麥麵包可以幫助睡眠。」

這些食物可以幫助穩定情緒,同時可以進一步轉化成退黑激素,越多退黑激素,人們越容易感到睡意,自然越容易入睡,人有1/3時間必須用於睡眠,如何讓睡眠品質變好、變長,看來是現代人必須重視的課題。